|
|
|
直到今天,一提坦桑尼亚,我的心还总要一沉,觉得不好意思。因为,20年前考研复试,教授问了一个“小儿科”问题:“坦桑尼亚位于东非还是西非?”当时我拿不准,只得猜,怕猜错,但还是猜错了。“东非。”教授铁青着脸,嘴唇一翻吐了俩字。我的脸一下红到耳根,无地自容。
坦桑尼亚首都真假难辨
这次去坦桑尼亚采访,目的地是达累斯萨拉姆。买机票时,20年前的尴尬蓦然促我自问: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首都吗?我印象中是。这一次,我又错了。
达累斯萨拉姆,当地人多称之为达市。我小心眼儿地问了好几个当地百姓坦桑尼亚的首都是哪里。不管是行人还是出租车司机,他们都不假思索地答:多多马。
坦桑尼亚1964年建国,达市被定为首都。但1974年,坦桑尼亚议会决定迁都。据说,坦桑尼亚迁都是因为听了周恩来总理的建议。1965年,周恩来第一次出访坦桑尼亚,他建议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达市濒临印度洋,易攻难守,若迁都内地则攻守兼备。于是,距离达市500多公里的内陆小镇多多马变成了新首都。
然而,快40年了,坦桑尼亚的迁都计划仍是半拉子工程。总理府、议会和一些政府部门搬到了多多马,但总统府和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却仍留在达市。有趣的是,议会虽全部搬到了多多马,议会大厦也建得十分漂亮,但除了召开全会外,议员们多数日子还是在达市办公。一天,我在所住的饭店前打车,门童问去哪儿,我说去议会。门童笑了:“你应该说去议会办公室。要是去议会,司机会拉你直奔多多马,8个小时才能到。”
堵车排队很绅士
坦桑尼亚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600美元。来达市之前,我想象,这里一定是“行人稀少车马稀”。但来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再次错了。
达市现有人口400万,许多街道,行人熙熙攘攘;街道两边,摊位林立,买卖十分红火。每天上下班高峰,堵车非常严重,汽车排成了长龙。我打车外出,司机经常善意提醒,尽量避免堵车高峰时出门。
一天,我动身去米库米国家公园,出发的时间是晚上7点,正好赶上了大堵车。从市中心出城,路程不到7公里,但竟然花了两个小时。
但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车虽然很堵,可司机们的表现却相当文明。他们耐心平和,很少鸣喇叭,也很少抢路强行。我不解地问我雇的司机。他自豪地回答:“英国殖民坦桑尼亚多年,我们养成了欧洲式的绅士风度。”
总统不嫌鱼腥味儿
坦桑尼亚的总统府是殖民地时期的英国总督府。总统府被围墙围起来。围墙白白高高的,行人外面走,只能望见里面耀眼好看的西式屋顶和繁密葱绿的树叶。
墙外隔一条马路,是一个面积硕大的鱼市。每天从早到晚,男女老幼穿梭往来,拥挤不堪。我刚步入这里,几个黑人小伙子热情地冲上来:“石斑鱼、三文鱼,便宜、便宜。”他们嘴里蹦出来的是汉语,可见中国人是这里的常客。一个小伙子告诉我,许多中国人常来这里买海鲜。有些东西当地人不习惯吃,而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宝,比如海参。“海参被中国人把价钱炒高了,很赚钱。”一个小伙子说这话时非常开心。
鱼市这么大,天气这么热,海产品的腥味儿刺鼻难闻。没呆多久,我就拔腿溜了。路过总统府大门,我不禁寻思,鱼市与总统府仅一墙之隔,里边的总统怎么受得了?恰好有机会采访总统,我特别想体会一下鱼腥味儿在总统府是啥样。说来也巧,采访总统的地方正好在靠近鱼市的一侧。我走到屋外,一股热风卷着鱼腥味儿扑面而来,呛得我直想捂住鼻子。我随口问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腥味儿这么重,总统没意见?”没想到,这位工作人员回答得很干脆:“鱼市和总统府多年来是好邻居,相安无事。总统不嫌鱼腥味儿。”
照相问路都要钱
去坦桑尼亚之前,一些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许多非洲人贪小便宜,出行时,最好准备点零钱,以备不时之需。一天下午,我外出闲逛。3月下旬,虽时值坦桑尼亚雨季,但仍闷热难当。过一个路口时,一位穿着整洁、怀抱文件夹的女交警跃入我的眼帘。我径直走过去,要求给她照张相。她直摆手,意思是不行,但嘴里却嘟囔不停,脸上又挂着笑,似乎可以。
她说的是斯瓦西里语,我不懂。僵持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朋友讲的“贪小便宜”的事,我顿时大悟。掏出5000先令(约20元人民币)塞给她,问题一下子解决了。这位女交警特别配合,你想怎么照就怎么照。
还有一次,我打车去一个地方。出租车司机转了好多圈,找不着,急得满头大汗。我也坐不住,下车问路边一位闲站着的年轻人。他倒是不客气,直接先要钱,然后才告诉我。他收了钱,马上一努嘴:“这里就是。”原来,我们已到了目的地门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