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问题上欧美唱的是一出戏

发布于2014-2-10

近日,国际社会八卦的国际大事,是美国高官爆粗口,用美式国骂辱骂欧盟。如果将这句骂人话译成“中国式国骂”,就是“×××的欧盟”。看来,不同文化虽各不相同,但骂人话却最“心有灵犀”。

当然,美高官并不是公开地泼妇骂街,而是在电话里的“私房骂”。2月6日,美国网站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披露,美国务院主管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在与美驻乌克兰大使皮亚特通电话时讨论乌国局势。当抱怨欧盟在乌问题上做事犹豫效力低下时,纽兰顺嘴嘟囔了一句“Fuck the EU”。如果听一下前后文,特别是听到纽兰赞扬联合国介入乌局势的话语时,不难理解美国“独木难支需要帮手的痛苦心态”。

视频配着俄文字幕,标题是“独立广场上的玩偶”。不管这事是不是俄罗斯人干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肇事者”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在欧盟和美国之间、乌克兰反对派和美国之间敲进一根楔子,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使乌投入俄的怀抱。

显然,纽兰和皮亚特的电话内容是用窃听方法得来的。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没有否认谈话内容的真实性,而是说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窃听美国电话的技术,而且批评这种低级的间谍行为很“下作”。当事人纽兰也自嘲说,“窃听的音质很清晰”。

欧盟整体上反应低调而理智。2月6日,YouTube还公布了另一段视频,内容是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最高代表阿什顿的副手施密德与欧盟驻乌克兰大使通宾斯基的电话内容。通宾斯基只是抱怨:“美国人对欧盟的批评让人恼火,他们居然说我们太软弱。”对此,欧盟发言人也表示,对于从泄露途径得来的言论不予以评论。

欧盟外交团队弱势而效率不高,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来自欧盟内部的批评之声远高于美国。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美国高官的批评只是说了实话,欧盟官员也只是佯装愤怒,实则习以为常。

对于目前乌克兰动荡的局势,欧盟和美国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欧盟和美国官员及议员轮番访问乌克兰,公开支持反对派,批评乌克兰现政府,推动乌政府更迭的意图十分明显;乌反对派把欧盟和美国视作救命稻草,想方设法密切与欧美的联系,以谋取更大的支持;俄罗斯态度正好与欧盟相反。因此,乌反对派只有选择欧美为盟友,想离间他们与欧美的关系是难以想象地困难。

把乌克兰建成与欧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在战略上对抗俄罗斯,这是欧盟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战略目标。在2004年的乌克兰“颜色革命”中,欧盟和美国联手,成功地使乌克兰发生了政权更迭。美知名学者罗伯特•卡根在当年的《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说,“在乌克兰这个不断延伸的舞台上,布什政府和欧盟漂亮地演了一幕跨大西洋合作的好戏”,“也许将成为日后欧美合作所应遵循的典范”。

乌克兰眼下的乱局,是由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去年11月拒绝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协议引发的。从这一点上看,乌克兰多数民众愿意亲近欧盟。再往远里说一点,自1991年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以来,主流民意一直希望融入欧洲而非俄罗斯。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57%的乌克兰人支持乌克兰成为欧盟成员,反对的人只有16%。

美国也一直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体化进程。欧盟东扩至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后,乌克兰成了欧盟的东部邻国。乌克兰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如果有朝一日加入欧盟,俄罗斯将失去最后一道战略屏障。因此,俄罗斯将尽其所能拉住乌克兰。可想而知,欧盟和美国也将想方设法将乌克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所以,与俄罗斯战略博弈,乌克兰只是一枚棋子,欧美一直会协同作战。如果说曝光窃听电话内容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可能只是让习惯于窃听别国的美国感到尴尬,也可能使美国的欧盟同事感到不悦。但想让欧美因此而反目成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