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着眼,在全球化和数字文化语境下,在数字技术带的特定文化时刻,如何通过数字叙事重新塑造地方,建构地方认同,是博物馆面临的新问题。这方面,吴文化博物馆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个案。对其叙事素材叙事机制叙事关联的分析表明,人与数字技术同讲述了地方生活的变迁,形成关于地方的新型亲切经验,并通过艺术化的仪式发明传统。这一个案的启示性在于,博物馆数字叙事对地方的重新发现是一个开掘数字技术可供性的过程,意味着博物馆对数字技术的运用重新定义了公艺术,重构了地方认同资源,这既是对地方生长肌理的重新发现,也是对物理意义上的地方的超越。
引 言
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地方概念承载着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文化意义。对地方这一概念的强调往往发生于这样的背景之现代化的理性原则与空间法则使地方不断呈现同质化,地方独特的文化意义被消解,基于地方的身份认同受到困扰。卡斯特曾指明网络社会的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之间的矛盾,流动空间意图将其逻辑安放在分散的片段化的地方,让这些地方之间的关联逐渐丧失,越越无法分享文化符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两种空间形式之间刻意建造文化政治与实质的桥梁。博物馆就具有这种桥梁的作用,但其同样面临着两种空间形式之间的紧张。譬如,谷歌艺术与文化栏目初名谷歌艺术计划项目以领先的数字技术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同时它又是最的博物馆在手机上即可畅游其间。如果说,谷歌艺术与文化栏目建立起的在线数字文博帝是以文化的全球化为思想基础的,那么,地方博物馆的桥梁作用势必在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下展开,人文地理学关于地方的观念,也将在此种张力面临重新检验和阐释。媒介技术在此间既是解构地方观念的直接力量,又构成了重新阐释地方的动力。
在人文地理学,地方是人们熟悉的空间,人们通过亲身的感知和经验形成地方感,段义孚将其称作恋地情结,指出人对环境的反应可以自触觉,即触摸到风水土地时感受到的快乐。更为持久和难以表达的情感则是对某个地方的依恋,因为那个地方是他的家园和记忆储藏之地,也是生计的源。段义孚等人文地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关注的是被个体与文化所界定的地方,很少虑及对地方的感知方式及其条件。而其后,越越多人意识到媒介具有影响地方塑造感知的作用。如约翰·阿格纽就指出,人们对于地方感的体验,往往与其主观思维观察事物的角度媒介的作用等密不可分。保罗·亚当斯在对段义孚的师承指出,传播就成为地方的一部分,地方因传播而改变,凸显了媒介与地方的关系。梅罗维茨通过电视研究提示我们,媒介的演化通过改变我们收发社会信息的方式重塑了社会地点与物质地点的关系,这就改变了社会秩序的逻辑,带了对地方的感觉的改变。这里的种种改变在数字媒介情境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冲力更广的覆盖而凸显出,也促使我们重思人文地理学所强调的经验视角,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一视角假如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而它的意义则要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时刻才能实现。
数字技术被运用于博物馆,正可被视为数字技术支持下特定的文化时刻,并体现于博物馆数字叙事之;数字技术的使用,将博物馆叙事带进了数字叙事的时代。如果说,博物馆建筑和基本展陈建构了相对稳定的空间叙事,讲述体现其个性特质和定位的故事,那么,更加灵活的临展则以形式丰富充满活力的叙事形成博物馆叙事的华彩乐章。在这样的数字叙事过程,博物馆如何重新塑造地方,形成数字文化时代的地方感,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021年9月吴文化博物馆推出的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富有启示的案例。建成开馆于2020年6月的吴文化博物馆,在行政区域上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区,其基本陈列自觉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将本土历史文化置身于当代数字文化的观照之,努力让陈列的器物及其源自的场景能够为观众所接受,并通过现代阐释,进入当下生活。吴县文物数字展更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本地历史和文化遗存,将不可移动的文物如村落庭和建筑等,以数字化手段搬进了博物馆。这在我同类博物馆是首创之举,在博物馆数字化策展理念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展陈文本和界面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突破。所有这些方面,无不体现于展览的数字叙事过程之。因此,本文将从叙事元素采集叙事机制建构叙事关联延伸等方面,考察这一数字叙事过程对地方的意义,探讨博物馆数字技术和文化如何重新构筑地方。
一
数字采集发现地方的叙事元素
吴县文物数字展建立在类似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策展执行团队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一处处走访拍摄记录建筑文物的细节,形成了可供编辑的数据。展览的数字叙事,在采集素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砖雕门楼屋脊,隔扇门,美人靠,斗拱,梁架贴式,硬挑头,瓦座,观音兜它们从吴地古老的生活走,并且一直延续到当下,只是远离了城市的现代建筑空间。它们被摄入画面采集为数据的时候,也带着自身的故事,因为每一个精确的细节都与人的活动相连观众会想象那些精致的纹理美妙的图案,是怎样从一个人的心里长出从手做出的。如玛丽劳尔·瑞安所指出的,在观众那里,能够唤起故事的意图而生的任何符号客体,都可以断言具有‘成为叙事’的属性。展览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动词标识相关的器物,如仰望等待推门徘徊展卷登堂入室买米买菜汲水打烊打更泊岸避雨耕作浣衣过河偶遇拉纤停泊对垒观艺烧香防疫祷告游山这些词语,启发人们在心建构起吴地日常生活的叙事。
凝结着千百年历史的器物建筑和场景,在被制作成数字影像图片3D打印件的时候,也进入了无限虚空的数据库之;当其在展览呈现时,则仿佛被人从梦唤醒,在迥异的博物馆空间,与当下的目光相遇,与现代的生活相连,获得另一种意义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诠释。数字展览向我们讲述出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而八个月的普查式采集所形成的数据则是水底的冰山。展览别出心裁地将工作人员素材采集过程的日志印制在展板上,构成展览装置的一种元素并展示出,以一种类似元叙事的方式让观者随着他们去感受对冰山的最初触摸。譬如,2021年7月6日的日志写道
今天的太阳格外大,因为是暑期,甪直古镇的学生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在甪直的街巷,桥上,饮品店内,侧耳听每人还有活动任,他们活泼地笑着叫着,这天真无邪的年纪真令人怀念又羡慕。甪直虽是聂璐铭第一次,但它的地图和格局早已烂熟于心。进入古镇后,她手里拿着大疆灵眸从沿河主干道一路拍下去,十分顺畅。主河岸的两岸街景拍摄完毕,还有一些电量,索性再拍摄一条次要河岸,两条河岸呈T字形,虽说后者没有主河岸那么热闹,却独有一份属于古镇的宁静悠远,仿佛炎炎夏日都凉了一些。
这些日志如此重要,不仅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展览数字叙事的元素,而且让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这个展览在根本上是一次富有诗意的考古当代人走古老的生活样态时,恰似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重新发现,它们与今天原如此密切关联,只是我们在繁密快捷的节奏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因此,这时候的纪录不仅是对文物实体的数字化转化过程,而且是亲它们的过程,那些弥散的文物在这样的亲之举重新融入了今天的生活。那些富有个性的生动日志,也就成为一种叙事素材,以贴图的形式附着于展览的空间,以其直接的经验性诠释着人与数字的关系那成就了数字展的数据库,其初始源莫不烙印着人的存在及其鲜活的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鲜活的感知伴随着数字化摄录设备的使用,就像上文日志提到的大疆灵眸这款机器名称一样,隐喻了设备与人俨然一体。不采用这样的机器,显然不可能感知到如此清晰的河流河岸样貌。据吴县文物数字展策展人王可达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前沿光学技术如对物体距离深度的预测被运用到民用电子设备,用于夜景拍摄美颜等,这些非专业设备可以做许多超出以往专业设备的工作。像埠头桥梁的测绘,因其水结构复杂,对于以往的建筑测绘方法而言,乃是一大难题,往往需要租船架梯,费时费力且极危险;再如,对于复杂的雕塑,照片线图都只能展示其一个投影面,而无法穷尽其各个角度。现在,用普通的设备就可以解决上述难题。不仅如此,iPad自带的lidar传感器AR工具,配合专业软件,能实现现场手持扫描自动生成三维模型的效果。从扫描到测绘再到打印准备,完全在iPad上实地当场完成与确认,立剖图和三维打印数据均可即时生成。
在人与技术的相连,文物的细节被重新发现。这种再发现,包括了对前人经验的校验。素材采集团队负责人章璐介绍道,如果不使用无人机拍摄,就看不到文物的整体和全貌;如果不经过测绘图纸的校定,就看不出文物的实际模样。她举例说,宋代建筑延续到明代晚期,明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作了修缮;再到清代,清人也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修整的;经过这样的变化,我们现在拍摄到的宋代建筑,就和教科书里看到的不一样了。有了现代数字技术,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详细地捕捉这些遗迹,包括其表面颜色和纹理。激光扫描仪在三维空间可以捕捉到毫米精度的几何形状,这些详细的扫描还可以用识别受损区域,并帮助修复工作。文物的历史在这样的摄录和校验得到重现。在这里,数字技术作为媒介,其与人的互构相互依赖意味着数字技术也是实践的主体,是言说着特定技术语言与人交互和沟通的行动者。一方面,媒介物言说出人可知觉理解的信息,兼容联结和介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作为行动者的媒介物正在参与塑造世界,重建人的经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在数字采集,数字技术与人同担当了叙事者,讲述着地方生活的变迁和关于技术本身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技术从外部嵌入了地方,同时成为地方内在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为数字展做准备的采集工作是一种离散采样,其在随后的展陈叙事,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被纳入更大的叙事框架之。马诺维奇指出,数字媒体使得内容组织的模块化成为可能,所有的媒体元素都表现为离散采样像素多边形立体像素字符脚本的集合。这些元素能构成更大规模的对象,但同时继续保有本的特征;作为模块的对象仍然保持独立性,用户可以随时使用最初创建它的程序对其进行修改。文物数字展作为一个整体的呈现,便包含着这种离散和聚合的辩证与互构。一方面,这些离散的叙事元素连接着人的感知活动和身心体验,在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那里都可以激发和生成属于自己的叙事;另一方面,当这些离散的叙事元素出现在展览编织的自得自适自如自在叙事脉络里,吴县日常生活的千百年变迁被转化为一个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和触达的空间,如马诺维奇所说的那样,构成数据库的各类元素在博物馆,甚至在整个城市实现了空间化。由此,这些叙事元素及其组合的空间性凸显了文物数字展对地方生活的重新发现与再度建构,并且在另一重张力压缩与扩展之间展开。
二
压缩与扩展创建地方的叙事机制
弗卢赛尔在后历史指出,到了后工业时代,微型化的趋势出现,例如芯片程序的微型化等。智能工具配备了微型记忆微型程序,自动执行特定的任。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都被装置化,体现出后工业社会的装置化特征。但是,这种趋向于无限的收缩精简微型化的技术内容,在展览的数字化叙事并非作为目标。微的芯片和计算机程序等作为信息的载体和呈现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在公空间向人们进行文化展示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展览的数字叙事,我们实际上很少看见数字叙事,而是基于数字化运作,通过可以触达和感知的装置进行叙事。因此,在数字化展览,数字叙事与传统的展示叙事形成一种互为表里和相互交融的状态,建构起展览的数字叙事机制,具体表现为叙事在序列编排互动程式以及素材选择进行的压缩与扩展。
数字叙事与传统叙事之间的一个矛盾,是数据库逻辑的某种非人工分布与叙事的讲述序列选择。马诺维奇曾就数据库电影提出叙述如何处理组织一个数据库的各类元素的具体操作问题,试图在技术与讲故事之间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衡点,建立起数据库与叙事之间的关系模式。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讨吴县文物数字展数字叙事问题的入口。吴县文物数字展在前期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已经将这一问题纳入考量的范围。展览以吴县古镇4座古村13座古建筑96处文物16件为对象,对它们进行全景航拍整体建模三维扫描等数字记录,将其压缩成为可移动可编辑的数码物。譬如,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点云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运用多旋翼单镜头的无人机对包括甪直木渎山光福明月湾等在内的17座传统村落进行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生成点云数据,制作数据模型;飞行分高度分角度拍摄,依托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利用Agisoft Metashape模型软件,对采集到的海量照片进行数据处理,自动拼合村落的点云数据。于是,吴县实体建筑空间乡村格局日常生活器具等,高度缩微成数据形式的基底。
这些数据并不直接构成展览的数字叙事,展览通过3D打印实物模型除少数按100比例呈现外,大多数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缩微多媒体可触视屏互动装置沙盘图片影像等,将数据释放为可见可触可感的存在,构成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跨媒介叙事。但在物理的意义上,这仍然是一种压缩,即将方圆3000方公里的吴县,浓缩在90米长展线和750方米展厅的装置之,而要由此讲述其间日常生活俗世礼仪的千百年变迁,必须有一种与压缩相反相成的扩展,从而以有限的时空承载更为阔大的时空叙事。
整个展览以自得我的厅堂自适我的宅自如我的社区自在我的吴县作为脚本架构,以由到大的尺度对应和贴吴县的日常生活。自得自适自如自在八字高度精练,在嵌入联结吴县数据库的过程成为数据库的读取标识。透过一砖一瓦一街一桥,将吴县范围内的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村落山水形貌的数据库内容编织进叙事之,使数据在可感可触可讲述得以释放,并形成展览的数字叙事逻辑。这一逻辑在根本上指向对地方生活的重新发现,对吴县千百年日常生活之生长肌理的诠释,如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所说,厅堂的尺度其实是由厅堂里的家具决定的,宅的尺度是厅堂所决定的,形成聚落的宅自然构成社区,社区必然会衍生出各种社会活动,形态性质相的聚落组织在山水间连缀成片,这最终构成环太湖最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叙事这一古老的交流实践,其形态一直在变,而其内核则一直未变,那就是通过讲述故事让人理解。吴县文物数字展的叙事让人们在可见的展示触摸再认体验,最终通往对其日常生活方式的理解吴之所以是乐土,不只是因为丰裕的物质条件,更是源于一种在日常生活在对物理世界的应对,追求舒适宜人美观的态度。如此,展览的数字叙事将特定的价值注入了地方。
数字叙事扩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把过去的故事置入到被现代语境建构起的感知行为,在技术交互之间达成过去生活方式与当下观展场景的合鸣。展览尤其注重利用多媒体及数字化展示的手段建立生动的场景,从而激活观众与展览的互动。在整个展馆,尺寸各异功能不同的三十多块屏幕,构成数字叙事的重要物理支持,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屏幕变得动态实时交互它存在于我们身处的真实空间,作为通往另外一个空间的窗口。还有贯穿整场展览的多个互动游戏,如庭深深几重门七十二桥今何在握手论心乐土间等,也利用数字叙事的互动性特征,激发观众在游戏参与提出任何有关吴地生活奥秘的发现。其七十二桥今何在这款游戏,建立了参观者作为故事主角的叙事逻辑参观者假定自己是甪直的城镇规划师,要考虑如何修建桥梁,以使各类船只实现水上运输的高效。游戏通过设置关卡动画互动文字提示等助力参观者与其互动,参观者以行动代入个人的主体性,在身份切换时达成特定的移情效果,建立起个人与展览进而与地方的情感联结。
在压缩与扩展之际,文物数字展的数字叙事以引入多重主体经验的方式建构起参观者的感知场景,参观者在互动和游戏催生出新的故事,触发更多当下的想象和体验。此种生成地方经验的过程,贯穿着展览叙事人技生人文识和人地互构的关系。段义孚在谈到对地方的亲切经验时指出,感觉敏锐的作家的想象力形成了地方形象,通过他们的艺术光辉我们才有幸品味到那些人们原本已经淡忘的经验。迈克·克朗也认为我们可借助说研究描述的地方的感受,或领略用文字描绘出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如果说,这些属于印刷文化时代的情形铭写着印刷时代的地方,那么在吴县文物数字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字文化时代,对地方的亲切经验是通过更具技术性即时性和公众性的方式而达致的。因此,从文字到数字,关于地方的叙事不只是载体和工具发生的变化,而且是叙事主体及其价值和趣味的变化。
三
虚拟与现实交织延展地方的叙事关联
吴县文物数字展的数字叙事,不仅发生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博物馆空间内富有艺术装置性的展览空间里,也不仅展现为跨媒介互动和参与的多种形态,而且交织了展馆之外的各种叙事,从而延展了地方的叙事关联。
展馆外的叙事,媒体报道自然不可缺少。吴县文物数字展展览期间,全各级媒体首发报道70余篇。对一个展览进行推广,宣传报道自然是常规的选择。但是,如何让这种宣传成为展览叙事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种官宣的通稿?从目前刊出的报道可以看到,博物馆努力将展览的不同节点或落点提供给媒体,从不同侧面延伸和放大了展览的主题重新发现地方。媒体报道,有的落笔寻宋之旅,有的关注博物馆数字化,有的聚焦市民考古,有的强调对江南文化专业而亲的阐释不仅如此,博物馆还与不同的媒体台合作,将展览延伸到其。譬如,展览期,博物馆利用哔哩哔哩台策划制作了吴县主题视频策展人漫谈沙龙完整版等多个时长不等的视频,多角度对展览进行解读;在澎湃新闻网湃客号,则以系列专题的方式呈现数字展及其相关活动。与这些台的连接,从物理的意义上说,进一步放大了屏幕作为数字叙事载体的功能,相关视频观看量达到71.9万人次,超过了对实体展览空间的参观。更重要的是,在物理的连接,构成展览的数字叙事进一步生成了更多样的叙事,从而丰富了展览的叙事意义。这种物理的连接还体现在展览整体可拆装重组可移动可出现于任何物理空间,从而将其进入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数字叙事的舞台。2022年9月,吴县文物数字展的模型互动游戏等就出现在于郑州举办的第九届博物馆及相关品与技术博览会上。这样的叙事关联也使我们看到,当地方处于动态的联系与融合之时,地方可以释放出更强的文化活力,这意味着地方不仅是对差异化的强调,也是文化融合和转变的场所。
展馆里的数字叙事体现为模块化的空间叙事特质,当它与展馆外的空间发生连接时,则会形成空间的穿插并置互文。围绕着展览举办的各种活动,便体现了这种叙事空间的扩展。这些活动有的偏重于学术,如苏州宋元古建筑江南古镇形态江南文化3D打印江南市镇艺术的数字化乡村艺术创新等研究,它们一方面是对展览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展览催生的故事。像特展系列课程涉及观察方法数字化技能理论概念文化俗古建筑分析古建筑营造体验等,市民考古系列研学活动则是基于展览的馆外研学,邀请青少年在内的市民观众同专业文保工作者一起进行田野考察,同发现吴县地区的文化遗建筑遗迹,观察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并由此理解以吴县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的城乡空间社会生态与文化面貌。为配合特展举办的博物馆之夜,邀请观众一起乘坐吴县通列车旅行,穿越最美的江南古村落,在数字展览的体验找寻吴地的文化记忆。如果说,参观者在展馆数字叙事情境的身体参与会对作品本身生影响,观众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激活作品,其位置的远角度动静等使身体成为展览艺术装置的一部分,那么,展览空间之外的这些活动,则构成了整个数字展览叙事堆栈的不同层次,每一次活动都是从馆内展览数字叙事底层的弹出返回,此间构成牵引的依然是对吴县地方生活的探究发现阐释。
展览更为数字化的延展,当然是VR虚拟展。虚拟展是对展厅进行三维建模和全景拍摄后制作而成的,在博物馆官方微博程序或官网上,点击标注了全景二字和环形屏形状的数字按钮后,展览的虚拟空间便显露出。触发控件后,参观者便接入VR展览空间。展览页面被打开时会自动播放钢琴曲沉醉于风,舒缓的乐声在界面上播放;而视线在暖色调的图片环境里穿行展览设计的基础色是蓝色,建筑模型的颜色主要是黄色,展厅使用的灯光偏黄,全景照片在整体上呈现暖色调。沉浸在这个空间,人们不由得放慢脚步,缓缓穿行于山水间的乡镇和村落,抚摸时间在建筑和器物上留下的纹理。每一位线上观览者都会以全景视角俯瞰整个展览形态,清楚地看见构成展览的板块,并根据私人化的选择,开启并创建专属于自己的步进式观展体验。观众的视线可以完全聚焦在虚拟展览提供的文本上,也可以同时打开其他页面,根据展览提供的文本搜索相关的拓展性内容,伴随着界面切换的动作和探索知识的行为完成观展。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由数字技术架构的展览三维模型极力延展并尽力还原出实体的展览空间框架,但低清晰度的全景图像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体验感,观者会明晰地感受到其与实体展览间的界限。设计者只能通过添加热点的手段,提示线上参观者展览要点的所在位置,并发起互动。观众点击行为触发热点,展览信息便会在弹窗呈现,承载展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文本信息,帮助公众了解和体会实体空间里展板与屏幕上的信息;当信息容量足够多时,例如同一热点链接包含多幅建筑结构图,观众可以通过滑动界面完成观看。应该看到,摆脱了此时此地性的时空约束,观者与展览之间的距离趋向于无穷,观展活动灵活且独立。就像有学者指出的,数字艺术作品不是单纯地作为一件独立的仅被观看的视觉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呈现为一个不断被阐释和演绎的视觉载体。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数字技术手段的提升,吴县文物数字展的VR形态不止于数字孪生,而能够从生长出更为丰富的叙事,成为持续探索和激发地方经验的公艺术。
通过不断延展的叙事关联,吴县文物数字展拓展了展览的空间,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多重交互与穿插,使重新发现地方的意向性能够摆脱展馆空间的局限,地方的特质在此过程不仅得到扩散和认知,而且将现代科技和当代生活吸附与融会其。因此,我们通过展览的叙事所发现的,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而是一个开放的地方;不是一个固定的单一的地方,而是一个流动的复数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复归传统的地方,而是通过与过去相连的形式化和仪式化过程发明传统的地方。
四
博物馆数字叙事的潜能与意义
通过上述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到,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文化形成博物馆数字化兴起的这个特定的文化时刻, 吴县文物数字展的叙事对地方的探索和阐释表明,博物馆能够在桥接地方传统与现代生活,为地方建构身份认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葆有思想文化的活力提供想象的资源,为重新发现和建构地方带丰富的启示。
其一,数字媒介技术与地方相互构成。今天的博物馆叙事离不开数字技术,但并非只要运用数字技术就能带博物馆叙事的革命。数字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在于,置身于数字化情境的博物馆在与数字技术的互动,使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性能之间的交互作用,使技术构成了潜在的行动框架。如何展示在本地历史地理和文脉传承有着重要作用的不可移动文物,成为发掘数字技术可供性的动力。文物数字化的核心目的,应当要展现那些‘即使亲临现场,也未必能看见的信息’换言之,不只要从现实的维度观察和思考文物,而是要通过数字化的帮助,从比现实更高的维度进入文物观察文物体验文物。数字技术塑造了人的感知方式,在这种新的感知方式下,人们重新感受体验发现创造地方。
数字化似乎在让所有的地方失去特性,而吴县文物数字展的叙事启发我们,新的地方感可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培育和形成。如果说,人文主义地理学强调身体是人与地方环境间的重要媒介,通过强化身体器官的感知能力,能促进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换更多的信息,对身体感官的频繁调用能帮助人类积累更丰富的地方经验,那么,今天我们应该补充的是,人的身体正在与数字技术的交互得到重新塑造,对地方的重新发现也是对与地方相连的身体的重新发现,对自我与地方关系的重新发现。吴县文物数字展的叙事作为数字媒介实践,形成了多重主体的连接和多重空间的并置与穿插,触发着多样的交往,因此形成了对地方的多维度呈现和多渠道传递。由此而生出的地方知识突破了认知局限,也超越了行政区隔,展现出一种更具包容性更为开阔的地方性。在这个意义上,吴县文物数字展呈现出保罗·亚当斯所揭示的媒介与地方的关系,即形成一种此处和远处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动态联结,催生了媒介的地方地方媒介化和地方的媒介媒介地方化。
这种媒介与地方的互构,势必打破人文地理学传统恋地情结的静态色彩和抒情意味,因为这样的互构具有与更广阔的文化空间进行互动和连接的能力,既能够在外部的参照凸显自身的独异性,又能够将外部的他异性转化与融入自身的存在之。正如梅洛维茨指出的,虽然所有的物理经验都是本地的,但我们并不总是从一个纯粹的本地视角理解地方经验,因为媒介扩展了经验的边界,而且通过给我们提供本地以外的视角,媒介扩大了对其他地方的感知,我们现在更有可能理解我们的地方,不仅仅是作为社区,而是作为我们可能生活的众多社区之一。展览的数字叙事可谓以艺术化的仪式,将梅洛维茨所说的经验扩展地方理解和地方可能性,生动地呈现出。
其二,数字叙事作为公艺术建构地方的想象。如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1986年版的序言所指出的,艺术作品的广义的和完整的意义,即对原材料的改造。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公文化服机构的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里重要的艺术空间。文物展览的数字叙事无疑也是改造原材料的过程。数字技术在这里不仅是手段,而且构成公艺术的过程。那些实体的建筑文物山水及其间人的生命态度和生活创造,本就含有浓厚的美学价值,是吴县乃至整个环太湖流域的江南文化和人文传统构成不可或缺部分。如果说,地方传统的审美在今天依然以精英的方式存在的话,那么,数字技术对吴县文物的展示,则让传统的审美重回日常的生活,并将数字美学形态叠合其间,形成新的审美趣味。
这令人想起雷尔夫关于地方的意义与本质的论述。他先以否定的方式强调,地方的意义与本质,不在于它所处的位置,不在于它显而易见的功能,也不在于占据其的同体,甚至不在于人们世俗肤浅的经历,继而指出,地方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不自觉的意向性unselfconscious intentionality,不自觉的意向性将地方界定为人类存在的重要核心。数字展览作为一种艺术装置,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模仿了不自觉的意向性,因为它重在唤起和触动人们的体验感知和领悟,而不是劝服和说教。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它体现出高度自觉的意向性,那就是让地方在数字化情境得到观照,让地方的意义和本质在数字审美显现出。
如此,文物数字展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艺术,参与了地方想象的社会史的数字化书写。这样的书写并不指认地方具有某种先在的固定的本质,而是放弃本质化的思考方式,在激活地方想象与还原地方本真温情回眸传统与冷静面对现实之间的张力之展开地方实践。同时,这意味着在美学意义上对公艺术的重新界定。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叙事激励召唤和催化民众参与地方的生和传播,借助拍照录像地理区域定位等数字技术,从美食到衣着从节庆到礼仪从口语到戏剧记录地方形象,阐释地方知识和当地生活经验,展示地方的独特性。基于数字技术的审美趣味在更为广泛的公众参与显现出,使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经验不是处于分离状态而是构成连接和统一,由此形成地方同生活的价值基础。只有植根于这样的基础,公艺术才成为公艺术,地方才是真正生活于此的地方,构成被制造的相互交织的故事总集,并以某种方式与这故事总集建立起联系。
其三,对地方的重新发现是对地方的超越。在充满互联性流动性和全球化的语境,博物馆数字叙事对地方的重新发现,不止于是对本地记忆的搜集,以在实际或想象重回曾经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或将过去的遗存作为仅供旅游开发的资源,而更在于发现地方生活生长的肌理在亲顺应和利用自然,以适宜为尺度,调节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以达致社会的和谐。正是这样的肌理使这个地方延续到今天,让今天的生活接通过去的地方,使过去的地方植入今天的日常。段义孚用恋地情结表示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时指出,物质环境成为这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这种情结的符号,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物质环境并非静止的存在,而是充满了变动与持守的辩证。
一方面,数字媒介感知在扩展。物质环境本身离不开媒介技术,媒介技术成为这个环境的构成部分,这一环境的符号化永远处在被非地方或其他地方穿越重组的过程之;展览的数字叙事对地方的重新发现,即是在数字技术日趋全面覆盖日常生活的当下,使对地方的亲切经验充分数字化和充满可塑性,并且让文化的表达从对诸如特色之类的标签式限定走出。这也意味着对当下公文化建设和文旅资源开发高度同质化程式化与商业化保持警惕,对某些过于宏大的或行政化的话语谨慎避让。另一方面,数字媒介情境打破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吴县文物数字展让我们看到,从文化和生活方式说,苏州这座城市实际上正是吴县乡村成长的一个更新的阶段。不仅如此,吴县所标识的地方在时间上立足现在回溯以往,在空间上则辐射到太湖流域甚至整个江南,提示了地方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及其蕴含的认同资源,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因此,展览的数字叙事在重新发现地方的同时,让地方与更为广阔的世界相连接。
卡斯特着眼于网络社会的城市运动,指出通过集体行动建构起通过集体记忆保存下的地方同体,是认同的一种特殊资源,并认为这些认同是为反抗全球无序和全球失控的防卫性的反应,其所构筑的不是天堂,而是避风港。吴县文物数字展的数字叙事无疑提供了地方认同的特殊资源,但并非防卫性的避风港,而呈现为一种积极的富有进取心的探索,其目标恰恰是天堂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此而言,文物展的数字叙事所重新发现的地方,同样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地方。
本文关于吴县文物数字展的经验材料自作者的实地观察和采访,特别感谢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和馆员李爽章璐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作者简介陈霖,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心研究员。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发表于南学术2023年第4期。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个人转载不在版权限制之内。如公开出版机构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刊发杂志及作者本人获得授权。引用格式陈霖。重新发现地方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叙事,南学术,2023年第4期。